.jpg)
@外滩 | 34度,室外,光天化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哺乳动物的规律。人类若是总想着超越这种规律生活,那似乎就不仅仅只是做一些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而已了。
首先你得还是那类人。
这是一张在上海外滩的夏日室外拍摄的照片。照片经过Tucia不知名的高手处理,为稚嫩的在烈日下背光取景测光造成的面部黯淡的拍摄手法做了不少补救,实为感谢。除此之外,乍看之下并无特别之处。
直到有人指出,不对,这是伪娘。
在融合了诸多复杂情感之后,局内人往往最想问的问题无非是: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只需要这么做便可,无甚难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pg)
把单眼皮粘成毫无生气的三眼皮也颇见功力。
分享这一点我很乐意,因为很简单:
你只需要如此穿着,走出去便是。同时也别忘记指甲粘得牢一些,不然每次因为大步流星拖拽的短裙总是会让你花太多心思分心在怎么优雅地往上提。
实在觉得自己无从下手的第二性征会暴露太多以至于遭到周围过多注意,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加厚自己的丝袜颜色以掩盖腿毛和曲线肌肉,以及选择长一些的假发,并且保持沉默。
但是你总觉得这回答有一些虚与委蛇。
当有人搭讪你,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也是在外滩,(我想下次推送我很愿意分享这个故事。)在黄浦江边上,有人大声呼喊我的名字。当然叫的是兔兔,他应该并不知道我的本名,虽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倒是觉得很惊讶,毕竟不是在国外。客套一番之后,除了拿起相机自拍,也没有更好告别的办法–外拍能有如此的结局,应该算是完美。
.jpg)
@上海澳门路
许多年前这是一个废弃的创意园区,颇有几分后现代的风味。
.jpg)
@虹口区1933老场坊
远东最大的屠宰场,还能在小小的过道中想象旧日牲口悲惨的被屠宰的命运。
但是一楼落地窗前除了雪茄客之外,别无其他氤氲。
.jpg)
@浦东世纪公园
那时候的世纪公园还只是世纪公园而已。没有10万一平米的富人区
而且行人稀少。
.jpg)
@杨浦苏家屯路
说实话,我自己都不认得我自己。
在屋内打扮了一个世纪,想象了三万种可能性。似乎下定了很大的决心, 决定跨出门的时候,突然又缩了回来。好像第三万另一种可能性即将要发生,可能只是因为等电梯的邻居多看了你一眼,立刻魂飞魄散。
上海的每一个称得上外地人聚集地的景点我都去过。作为上海人着实不容易。就像是奥尔良烤鸡腿从来没有在奥尔良现身一样,在拥挤的人群里好像并不觉得有多熟悉,又全无格格不入之感。所要做的,只是构思每一张照片怎么拍而已,还是那种美颜+7的程式。
小街道也好,摩天大楼也好,公园也罢。观众换成打酱油的,磨洋工的,或者摸树的。没有交集的总是没有交集,上台表演一段,又离场而已。
所以哪有什么勇气只说,单纯逢场作戏,也别把自己当角,偶像包袱太重,容易扭着腰;你只管走出去便是。